我的投资历程:投资十载,从万元变百万

投资十载,总算在数万元开始,逐渐累积了七位数字的资本。

第一次投资发生在大学生时代。2008年买1手汇丰控股,买入价39元,当时汇控供股价是33元。投资策略很简单,只是本着「如果连汇丰银行都爆煲,这个世界的经济应该要砍掉重练了。」结果,美国启动量化宽松,挽救了经济,持有个半月的汇控以53元出售,净赚36%回报。

有人说,第一次投资如果碰壁,以后就不会再碰股票;如果第一次赚钱,以后就很容易出现重大损失,甚至破产。明显,我是第二类的人。

当时总结汇控的经验,以为只在低估值下买入,将会有不错的回报,也以为这是在走巴菲特“价值投资”的道路。于是着力寻找低市盈率(PE)的股票,甚至买卖窝轮。结果,2011年窝轮买错方向,兼多只低估值的股票不断下跌(老一辈投资者还记得民企造假及“红旗”事件吗?),部份录得大额亏损离场(幸好有离场,部份持股更停牌收场),加上“欧猪”问题,年内仓位回报率亏损一度超过四成,年中更有一段时间打算放弃,把一些钱胡乱买窝轮,打算输清后洗手不干。

幸而最终冷静后把仓位平掉。留得青山在,哪怕无柴烧。

再次总结经验,结论是未真正掌握巴老的价值投资法,于是开始专注看年报,找感觉。

大学毕业后,基于在股票的认识,找到一份财经媒体的工作。老实说,工作上并没有什么内幕消息(只着眼利益的老板及金融人,为何会送钱给你?而且你是个男的...),不过在日常工作中,容易与上市公司的高管或初创企业创办人见面交流。见多识广,撞几次墙,就懂得观察受访者是老实人还是骗子。

不过,就算高管真心希望发展公司,假如市场不利(记得雷军的“风口论”吗?),或能力有限,都对股价无益。骗子也能够炒作股价,只要你走得快,也能够捞一笔,所以,察人的技巧,在人际关系上或许有用;但在投资上用途似乎不大。

个人投资上,也继续买一些低估值的板块,例如是化工股、工业股等,开始知道产品价格与股价会有一定相关性,于是也在不断寻找相关的资讯。例如三江化工(2198)就是与环氧乙烷及乙二醇价格有关;东岳(0189)R22、R134a这些制冷剂价格有关。

当然,这种操作,会对高估值的个股有莫名的厌恶,例如腾讯控股,也难以迅速抓住行业跌转升时的机会,例如2016年的濠赌股。结果,错过了几个大宝藏。

2012年是投资期的最低点。由2008年开始投资,至2012年,四年间几乎亏了一半身家,之后利用工资提高本金额度,加上回报开始稳定地有10%增长,仍须在2014年回报才重返正数。

2015年「大时代」来临,很多估值低的股票都突然爆升,令仓位一度有超过五成回报。不过,股市就是“上帝要你灭亡,必先令你疯狂”。6月后的暴跌,由赚变蚀,其后略为回顺,令该年最终仍有5%回报,算是幸运。

2016年,年初受A股熔断影响,首季先亏损5%,最终投资胡里胡涂,只有1%增长。2017年,重仓IGG令仓位有逾倍的增长,亦是个人资产进入7位数的年代。

 

当时继续利用基本面进行价值投资分析,预期IGG可以到16元至20元以上(估值上也不贵,PE不到20倍,当时腾讯PE差不多60倍),最终在14元的水平掉头下跌,更一路跌至7元,令仓位浮盈减少一大半!虽然最终仍有超过9成的回报,但较最高峰逾1.4倍的回报,相差甚远。

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想法了。巴老的价值投资,最大的弱点是假如将个股估值定得太高,就会出现「越跌越买」或死守不放的恶果,最终出现重大损失。事实上,巴老在IBM、卡夫亨氏及德克斯特鞋业也面对这个问题。

最终,投资理念变成「在价值投资的原则下,加入趋势估算判断买卖时机」。

虽然只加了一句,但操作上却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要在过去数年一直依赖的价值投资思维上跳脱出来,也要花上一定时间。2018年,环球熊市,仓位由最高赚超过四成,结果倒蚀16%。分析原因,大部份亏损竟是没有按照自己更新后的投资理念引致!

今年开始,进一步加强实行新投资理念,并建立「模拟仓群组」。年初至今,恒指升5%,但群组内的模拟仓回报率则接近45%。

虽然测试时间短暂,但似乎有一定效果。经过一年半的尝试,操作上越加纯熟,未来会继续执行相关策略。假如一切顺利,未来可能引入一些杠杆,甚至变成程序(选股,选择买卖时机等),可能令投资更轻松,回报更高。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所述观点均不代表平台意见,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