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属地:未知
要找到优势,你需要找准入市点,在这个点上,市场在理想的时间范围内向某个特定方向变动的概率要大于正常概率。然后,你还要为这个入市点设计一个退出策略,这样才能从期望的变动趋势中获利。简单地说,要想让优势最大化,入市策略和退出策略必须配对。因此,趋势跟踪入市策略可以与多种不同类型的趋势跟踪退出策略配对,反趋势入市策略可以与多种不同类型的反趋势退出策略配对,波段交易入市策略可以与多种不同类型的波段交易退出策略配对,等等。为了理解这一点的重要性,让我们看看一个系统的优势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系统优势来自于三大要素:▪资产组合的选择:决定应该进入哪些市场的运算系统。▪入市信号: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一笔交易的运算系统。▪退出信号:决定什么时候退出一笔交易的运算系统。某个入市信号有可能在短期内拥有显著的优势,但在中期或长期内却没有优势。反之亦然,某个退出信号有可能对长期系统来说有优势,但对短期系统来说则没有。几个实例有助于我们理解这种效应。
有些海龟很难接受这样的概念,他们希望自己事事正确,希望能预测到市场的未来。出于这个原因,即使在第一个月的民用燃料油交易提供了一个教训之后,他们仍然不能做到坚定不移地执行我们的系统。我还记得,甚至有个人怀疑里奇曾经向我单独密授一些别的海龟都不知道的法则。这个想法真是太可笑了。里奇为什么要故意漏掉一些重要的信息,好让海龟们把他的钱赔掉?更别说他还会输掉与比尔打的那个赌。秘而不宣的诀窍并不存在。事实上,我实际使用的方法比其他大多数海龟都要简单得多。我把我的账户中的钱100%都用到了时间跨度较长的10周突破系统上。这意味着我的交易次数更少,对市场的监控也更少。我当然没有做什么非同寻常的事,也没有依赖什么未曾公开的信息。对我们这位多疑的海龟来说,要给自己在海龟计划期间的不佳表现找个借口,说里奇漏掉了某些重要的秘诀无疑是最简单的方式。这是交易世界中的一个常见问题,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常见问题。许多人喜欢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其他人,或者归咎于不受自己控制的外部环境。他们会责怪每一个人,除了他们自己。不愿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负责,也许就是他们最重要的败因。
海龟们永远不会知道一笔交易最后会赚钱还是赔钱。我们只知道交易结果的大致分布形状——与上面几个图非常类似的形状。我们认为,每一笔交易都有可能赚钱,但可能性最大的结果是赔钱。我们也知道,有些交易会得到4R到5R的中等回报,有些则会是12R、20R甚至是30R的大捷。但最终看来,胜利的成果足以弥补失败的损失,我们总会赢利。因此,当我们进行一笔交易时,我们不会根据这笔交易的结果来评判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们知道最大的可能性是赔钱。我们从概率角度考虑问题,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时依然信心十足。像海龟一样思考▪重要的是现在:不要对过去念念不忘,也不要去预测未来。前者对你无益,后者是徒劳的。▪从概率角度考虑问题,不要预测未来:不要试图作出正确的预测,唯有使用概率对你有利的方法,你才能在长期内获得成功。▪对你自己的交易结果负责:不要把你的错误和失败归咎于其他人、市场、你的经纪人等。要对自己的错误负责,从错误中学习。
很多人都在高中或大学里学过概率和统计学课程。毫无疑问,你可能看过有些正态分布图反映了女性身高的分布状况。横轴是以英寸为单位的身高值,左右两个纵轴分别代表以下两种概率。▪概率密度:阴影区域与左侧的刻度相对,它表示特定身高值所对应的概率。根据这张图,女性的平均身高是64英寸(约合1.63米)。一个女性的身高接近这个平均值的概率较大,离这个平均值越远,概率越小。图中央的最高点就是最大的概率,两侧较低的区域代表较小的概率。比如,70英寸(约合1.78米)处的曲线高度比68英寸(约合1.73米)处低很多,这说明一个女性身高达到70英寸的概率比达到68英寸的概率小得多。▪累积概率:图中的实线与右侧的刻度相对,从零一直延伸到100%。它表示一个女性的身高不高于某个水平的概率。比如,这条实线在70英寸左右的身高水平上升到了几乎100%的程度。确切数值是99.18%,这意味着只有不到1%的女性能达到70英寸以上的高度。
我们已经说过人类的认知偏差对交易者的影响。有三种偏差是你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克服的,那就是近期偏好、结果偏好以及预测未来的冲动。要克服第三种偏差,你必须从概率的角度来考虑未来,而不是摆出一副预测的架势。当我的朋友们听说了我在海龟计划中的成绩后,他们总是没完没了地问我某一个市场下一步会向哪个方向变化。每一个人都想当然地认为,既然我是一个著名的培训小组的成员,而且已经在期货交易中赚了几百万美元,我肯定对未来有某种成竹在胸的判断。我的标准答案当然令他们大跌眼镜:“我不知道。”事实上,我确实不知道。当然,我可以瞎猜一通,但我对自己预测市场的能力可是没有半点信心。事实上,我一直在有意地克制自己,从不去试着预测市场的未来动向。遗憾的是,除非你碰巧是某个保险公司的精算师,否则你一般不会从概率的角度思考问题。人们会考虑一件事是可能还是不可能,但从不会考虑概率问题,这就是保险公司对不确定性风险提供保险的原因。一场飓风把你的房子夷为平地,就是这样一种风险。如果你住在热带海洋附近,你的房子被飓风影响是有一定可能的,房子被强大的飓风损坏的概率则要稍小一点。若说飓风强大到足以把你的房子彻底损毁的程度,这种概率就更小了。如果你知道你的房子百分之百会被飓风摧毁,你当然不会去买保险,而是肯定会搬家。幸运的是,这个概率不到100%,远远不到,所以你会决定留下来,再买上一份房屋保险。
1999年2月前后,我问他可可交易做得怎么样,因为我已经注意到可可市场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向下趋势。他告诉我他没有做可可交易,因为他已经在可可上赔了太多的钱,觉得这种交易风险太大了。那么,让我们来看看表4-1:如果你用突破法做可可交易,那么从1998年4月一直到那个大趋势出现,你的交易记录就会如表中所示。请注意,在1998年11月的那个大获成功的赢利交易之前,连续有17个交易是赔钱的。这是交易市场中的一种典型情况。如果你只考虑某个特定时点的某个市场,形势也许会显得惨淡无比。在某些市场,你也许要等上几年才能等到那么一个好趋势。如果你过于看重近期的情况,你也许会错误地认为这些市场是不能碰的。我的朋友并不是一个特例。大多数交易者都会被近期偏好所折磨。在海龟计划进行期间,有些海龟受这种偏好的影响实在太大,以至于从未尝过胜利的滋味,最终被淘汰出门。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似乎正是在其他所有人都放弃之后,趋势才会出现,而且往往可以轻松把握,大有斩获。我们会在第十三章的投资组合和市场分析部分更详细地谈谈这种现象。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大多数交易者不仅对未来考虑过多,对过去同样考虑过多。他们会念念不忘过去所做的事,过去所犯的错误,还有过去那些失败的交易。海龟们会从过去的经历中吸取经验教训,但不会为过去而烦恼。他们不会为过去所犯的错误而责备自己,也不会对过去的失败耿耿于怀。他们知道这只是游戏的一部分。海龟们会从整体角度观察过去,不会特别重视近期的事件。最近一段时期并不比历史上的其他任何时期更重要,只是会给人这种感觉罢了。海龟们会避免近期偏好。他们知道市场中的大多数交易者都有近期偏好,正因如此,市场往往会印证这种倾向。避免近期偏好的能力是成功交易的一个重要成分。在海龟计划结束多年后,我亲眼见证了近期偏好的危害。海龟计划结束后,每一个海龟都要等上6年才能把我们的方法告诉别人,因为我们的保密协议还有6年才到期。我有几个好朋友对我们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知道这个系统对我来说是多么有效的。1998年,我把我的方法教给了一个朋友,同时提醒他坚定不移地执行系统是成功的关键。我告诉他,他必须在所有的交易中都严格遵守我们的策略,否则他不会成功。结果呢?结果他成了近期偏好的牺牲品。
避免结果偏好好的交易者考虑的是现在,而避免对未来考虑过多。新手则想预见到未来:如果他们赢了,他们会认为自己预测对了,感觉自己像个英雄;如果他们输了,他们会把自己当成傻瓜。这是错误的。海龟们不在乎是对还是错,他们只在乎赚钱不赚钱。海龟们不会扮演能预见未来的先知,他们从不会瞄一眼市场就大言不惭地说:“金价就要上涨”。对于未来,他们认为细节是不可知的,但特征是可以预测的。换句话说,你不可能知道一个市场会上涨还是会下跌,也不可能知道一个趋势会马上结束还是会在两个月后结束,但你确实可以知道趋势即将出现,知道价格变动的规律不会变,因为人类的情感和认知特征是不会变的。事实上,如果你大多数时间都是错的,赚钱反而容易得多。如果你的大多数交易都是赔钱的,这说明你并没有试图预测未来。正因为如此,你不会在乎个别交易的个别结果,因为你已经知道任何一次交易都有可能赔钱。如果你有这种心理准备,你也应该明白个别交易的结果丝毫不能代表你的智力水平。简单地说,要想获胜,你必须让你的思维摆脱结果偏好的影响。个别交易的结果如何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你连续赔了10次却仍然能够坚持你的策略,那么你做得很不错,只是运气有点儿差罢了。
好的交易无关乎对与错,只代表正确的交易。如果你想成功,必须把眼光放长远,忽视个别交易的个别结果。在目睹了海龟们的成功之后,许多交易者和投资者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理查德·丹尼斯打赢了与比尔·埃克哈特的那个赌,证明交易才能是可以传授的。对此,我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场赌是以平局收场的。人们并不知道,比起表现最出色的那些海龟,有许多海龟(可能有1/3到1/2之多)逊色不少,甚至根本算不上成功。所以,尽管在第一个月和此后的实践中积累了经验的海龟们大多都成长为优秀的交易者,但也有一些人带着失败的记录离开了海龟计划。最强者和最弱者的区别就源于他们的个人心理特征。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海龟方式,这说明,尽管交易方法可以传授给大多数人,但还是有些人比其他人更适合做一个交易者。要了解一个优秀的交易者,你必须了解他或她的情感特征对交易行为有什么样的影响。如果你天生就具备那些素质,就会更容易学会正确的交易方式。如果你不是那种天赋异秉的人,你就必须培养这些素质。这是你的首要任务。那么,哪些是应该具备的素质呢?
在第一个月的实战中,里奇和比尔每一两个星期就到现场来巡查一次。第一个月结束后,他们又过来给全班上了一堂问答课。课上,里奇问其他海龟们为什么没有买更多的民用燃料油。有些人回答说他们认为风险太大,因为价格上涨过快;还有些人说他们以为那个趋势不会延续多久,因为那一期合约已经没剩下几个交易日了。我的看法与众不同。我之所以坚持我们的系统,是因为我相信里奇将根据我们执行这个系统的能力来评判我们。我也相信,只要我们忠实地遵守了系统,即使赔钱也没有关系。相反,如果我们没有遵守系统,即使我们避免了损失,也不会得到里奇的认可。我认为风险最大的事莫过于无所作为,根本没有任何行动。里奇在问答课上说得很明白,这次民用燃料油交易是正确的。要想给全班一个宝贵的教训,这个案例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培训之后刚刚一个多月,我们就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不错过趋势的重要性。而且,这个教训来得太过深刻,我们所有的人都终生难忘。里奇已经说过他要在第一个月结束后给表现出色的海龟每人一个100万美元的交易账户。他也提醒过我们,班里的许多人可能拿不到这个数,但如果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也有可能拿到一个更大的数。结果,班里只有几个人足额拿到了里奇所承诺的100万美元,因为里奇对他们执行系统的能力有信心。其他很多人只得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继续用我们在一月份所使用的那个小账户交易。
戴尔从里奇的办公室里给我打来电话,告诉我里奇可不想真的去提货,于是我在每股1.03美元的价格将12份合约全部出手,距离2月份合约的1.053美元的最高价只有咫尺之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会因为一期合约即将到期就退出。我们只是将头寸转向下一期合约,也就是退出当月就要到期的头寸,转而持有下一个月的头寸。但这一次的情况有所不同,因为这次趋势仅限于1984年2月份的合约,没有滚动交易的理由。这也意味着我只有盯住2月份的合约才能抓住这次趋势。图3-1就是1984年2月份民用燃料油合约的价格走势,以及我在海龟们遇到的这第一个大趋势中的进入和退出点。这次交易结束后,我的账户获利78000美元。就因为我坚持了我们所学习的方法,我得到了回报,赢利几乎是其他任何一个海龟的3倍之多。几个像我一样持有大头寸的海龟全部在上一次回调的最低点退出,最终错过了这波趋势的整整一半。至于那些根本没有参与这次交易的海龟,自然是一无所获。是否赢利与赢利多少与掌握的知识毫无关系,完全是情绪和心理因素造成的。对我来说,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完全一样,但我在一月份的回报率是其他海龟的3倍以上。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而且师从于那个时代最著名的交易者。他们中的几个人将在几年之后跨入世界顶尖交易者的行列,但在一开始的那个实习期内,他们并没有执行我们的策略。在此后的岁月中,我无数次地体会到情绪和心理优势才是成功交易的首要因素。这一次是我第一次领略这种理念,也是我第一次在实践中见证它。
事实上,这件事直到今天还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是唯一一个买足12份合约的海龟。其他海龟都因为某种无法解释的原因而没有遵守里奇和比尔所传授的系统。为什么?因为他们害怕出师不利?因为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合约还有几个星期就要到期?还是仅仅因为他们偏好更保守的交易风格?我不知道。但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上了同我一模一样的培训课,但却没有一个在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上满仓?(我们都用“满仓”这个词来形容买足4个头寸单位的情况。)里奇和比尔一遍又一遍地提醒我们不要错过趋势,但仅仅过了几个星期,许多海龟就在一个大趋势面前坐失良机。如果我们用来交易的是一个正常的100万美元账户,我们的一个头寸单位应该是18份合约,而不是3份合约,这意味着我能在这次交易中赚到50万美元,也就是50%的利润。就在我发现我是唯一一个满仓的海龟后,市场动荡了几天。民用燃料油从每股0.98美元左右的高位下跌到了每股0.94美元,每份合约下跌大约1200美元。在市场连续下调两天后,我又注意到了另一件有趣的事。根据里奇和比尔的培训,当市场短期下调时,正确的做法明显是持仓等待,听凭利润下降。我就是这么做的: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我始终持有全部12份合约。在几天之内,我的利润就从5万美元下降到了3.5万美元。但其他几个也持有大头寸的海龟并没有这么做,当目睹利润快速蒸发后,他们匆匆忙忙地清仓退出了。接下来,市场复苏了。第二天,价格继续上扬。很快,市场就突破了前期每股0.98美元的高点,一路攀升到了每股1.05美元。就在合约到期前的一两天,市场升到了顶峰。
两星期的培训课终于结束了,全班同学都跃跃欲试,渴望实战的来临。我们在元旦假期之后返回了芝加哥,来到了杰克逊大街上与期货交易所大楼并肩而立的保险大厦。大厦8层的一个巨大的办公室就是我们的工作间,我们每人都分到了一张桌子。这些桌子成对排列,共有6对,每一对之间都有6英尺(1英尺约合0.3048米)的间隔。我们都有机会挑选桌子,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选择谁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与我们并肩作战。每一张桌子上都有一部单独连线的直拨电话。海龟们每个星期都会拿到一张表,上面列明了我们所参与的每一个市场中每100万美元的交易账户所对应的合约交易量。不过,为了简化交易过程,里奇和比尔要求我们在每一个市场中都使用同样大小的头寸单位:3份合约。对我们所交易的每一种合约,我们的最大头寸规模都是4个单位,也就是12份合约。这大致上与一个5万~10万美元的账户相对应。我们对自己的账户有完全的支配权,可以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交易,只要我们能说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并大致上遵循我们的系统。我们在第一个月里都要写自己的日志,在里面注明每一笔交易的原因。我的记录大多都是这类风格:“在400美元时买入,因为根据系统2来看,这是一个60日突破。”新年伊始,1984年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的价格就从0.80美元上涨到了0.84美元,于是我遵照系统的要求买入了3份合约。这笔交易立即赢利,而我在短短几天内就买足了12份合约的上限。在接下来的几天内,我们的“交易室”内充斥着买入命令和欢声笑语:民用燃料油的价格在不到一星期内就蹿升到了0.98美元。那个年代还没有电脑自动打印的价格走势图一说。我们只能看《期货观察》(Commodities Perspective)上的图表,这是一份小报,当月交易活跃的期货合约大多都有走势图登出。由于这些图表每星期才更新一次,我们在每一个交易日结束后还得用铅笔在上面补充新的走势。但说到2月份的民用燃料油合约,这个方法就不太管用了,因为这些合约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期货观察》不再报道它们。问题在于我们只能用老图表,而老图表上的最高价只有0.90美元左右,因为上一年的最高点也不过是0.89美元。这意味着最新价格成了名副其实的“表外”信息。情急之下,我把上个星期的旧图表上没有价格信息的空白处剪下来一块,接到了这张图的上方,算是续上了一段。最终,我所记录的价格走势比原来的图高出了12英寸(1英寸约合2.54厘米)。
海龟们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看待损失的:损失只是做生意的成本,并不代表着一次错误交易或一个坏决策。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明白一件事:长期来看我们总会失而复得。海龟们相信,期望值为正的交易在长期内必能成功。如果里奇和比尔说某一个系统的期望值为0.2,那么这意味着你每1美元的风险投入能获得20美分的利润。他们是根据一个系统的历史交易记录来计算它的期望值的。期望值就等于每笔交易的平均赢利除以每笔交易的平均风险投入。风险投入则等于最初成交价和止损价(也就是在损失的情况下退出止损的价位)的差异乘以所买卖的合约数量,再乘以合约本身的大小。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海龟们如何衡量风险。假设有一笔黄金交易,买入价是350美元,止损价是320美元,共买入了10份合约,那么这笔交易的风险水平等于:买入价与止损价的差异(30美元)乘以合约数量(10份合约)再乘以合约本身的大小(每份合约100盎司黄金),也就是30000美元。里奇和比尔鼓励海龟们注意一种方法的长期效果,忽略短期内不可避免的损失。事实上,他们认为损失期通常是赢利期的前兆。这种培训对海龟们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也对海龟们在逆境之中坚守法则的能力至关重要。
里奇和比尔还向我们传授了期望值理论,这是为了让我们掌握扎实的知识基础,在不可避免的逆境时期也能坚持我们的方法。我们所学习的系统在市场中有一种强大的优势,期望值就是量化这种优势的一种方法,它也是避免结果偏好效应的知识基础。回想一下结果偏好效应: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决策的结果而不是本身的质量来判断它的好坏。里奇和比尔的目的显然是让我们避免结果偏好,忽略个别交易的个别结果,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体期望值上。期望值期望值这个词也是从赌博理论中来的,它以量化方式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持续这样做,结果会怎么样?”期望值为正的游戏就是有希望赢的游戏,上面所说的21点游戏在玩家们掌握了优势之后就有了正的期望值。期望值为负的游戏就是轮盘赌和掷骰子一类的游戏,有优势的是赌场,所以长期来看赌客们总是输的。赌场老板们个个都对期望值理论心知肚明。他们知道,有那么多赌客乐此不疲地玩下去,赌场的正期望值哪怕只有几个百分点,长期来看也能带来滚滚财源。赌场老板们不在乎他们的输局,因为这样的输局只会进一步刺激赌客们。对老板们来说,输局只不过是做生意的成本,他们知道自己才是最终的赢家。
这个优势是指一个人相对一个对手的系统性优势。一个赌场在大多数时间都掌握着对顾客们的优势,但在某些游戏中,玩家有可能获得一种优势。以21点游戏为例,当技艺高超的玩家注意到有很多小牌已经发出时,他们就能获得对赌场的一种暂时性优势。因为这意味着接下来发出大牌的概率已经提高。在这种情况下,玩家就掌握了对庄家的优势——暂时性的优势。因为只要牌面组合小于16点,庄家就必须继续要牌。而如果一副牌中还留有很多大牌,那么下一张牌让庄家输掉的概率就会提高,因为点数超过21点就会爆牌。所以,老练的玩家们在大多数时间里都赌得很小,因为优势在赌场一边。他们在等待时机,等待他们偶然获得对赌场的优势。一旦等到了这种机会,这些玩家就会加大赌注,利用他们的优势压倒庄家。实际上,这么做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如果你一开始赌得太小,后来又在条件有利的情况下突然加大赌注,你很容易被赌场盯上,早早被踢出大门。正因如此,许多老练的赌徒都是集体行动的。队伍的一个成员坐在赌桌边玩,留心牌面,当概率优势转移时,他会向另一个成员发出暗示。于是另一个人走上来加入游戏,一开始就重手出击。
由于有几个海龟毫无交易经验,里奇和比尔花了很多时间来解释下单和交易的技巧。他们还强调了几个对有经验的交易者也很重要的概念,因为他打算给我们的资金太多,班里没几个人曾经用那么大金额的账户作过交易。用大账户进行交易别有一番难处,因为大额定单可能导致价格波动,提高交易的成本。要想把这个效应控制在最低限度,有效地管理定单是非常重要的。海龟们学会了如何使用限价定单(limit order),而不是最常用的市价定单(market order)。大的市价定单必然会导致价格变动。限价定单有时候也被称作更佳定单(better order),是指以一个事先规定的价格或更有利的价格买入。例如,如果你想买入黄金,而金价目前是每盎司540美元,在过去的10分钟内一直在538~542美元之间波动,那么你可以发出这样的定单:“限价539美元”或“539美元或更佳”。对这样一次交易来说,如果你下的是市价定单,你最有可能在541美元或542美元的价格成交,比539美元要高一点。长期来看,积少成多,小节省也能变成大财富。海龟们学会了以长远眼光看待交易,而且掌握了一个有优势的交易系统。可以说,这就是海龟法则最重要的一个要素,也是赢家与输家们在方法和观念上的一个最关键的不同之处。长期有效的交易方法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赌博中所说的优势。这个优势是指一个人相对一个对手的系统性优势。
所谓资金管理,就是指控制市场风险的程度,确保交易者能安然度过每一个交易者都必然要碰到的不利时期。交易者既要让赢利潜力最大化,又要把破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资金管理就是这样一门艺术。海龟们使用两种资金管理方法。首先,我们把头寸分成一个个小块。这样,即使一笔交易赔了钱,我们损失的也只是一个头寸的一部分。里奇和比尔把这些小块称作头寸单位。其次,我们使用里奇和比尔发明的一种创新性的头寸规模决定方法。这种方法以市场的每日上下波动为基础,而波动幅度是以不变美元价衡量的。他们会为每一个市场计算出一个特定的合约数量,目的是让所有市场的绝对波动幅度大致相等。里奇和比尔把他们的波动性指标称为N,尽管现在的人更习惯称它为真实波动幅度均值(average true range,ATR)。真实波动幅度均值这个名称是J·韦尔斯·怀尔德(J.Welles Wilder)在他的《技术交易系统中的新概念》(New Concepts in Technical Trading Systems)一书中首先提出的。由于每一个市场中的交易量都要根据波动性指标N来作出调整,任何一笔特定交易的每日波动幅度都大同小异。根据波动性来调整交易量(也就是头寸规模)的概念已经有人写过,最著名的要数范·撒普1998年的著作《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和此书2007年的第二版。但是,这在1983年却是个绝对新颖的概念。在当时,交易者调整不同市场上的头寸规模,大多都是以一些不太严格的主观标准或是经纪人的保证金要求为依据,对市场波动性并没有太多的考虑。
海龟们从来不去预测市场的动向,而是会寻找市场处于某种特定状态的指示信号。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优秀的交易者不会试着预测市场下一步会怎么样;相反,他们会观察指示信号,判断市场现在正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中。掌握优势,管理风险,坚定不移,简单明了。整个海龟培训计划,乃至所有成功交易的基础,都可以归结为这四个核心原则。海龟培训课程是在芝加哥联合俱乐部(Union League Club)的一个会议室里进行的。整个过程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矛盾。比如,我们必须穿夹克,因为联合俱乐部有自己的着装规范,但这与里奇的个性不符。他不是那种计较着装规范的人。另外,我虽然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选择那个特殊的教室,但这个地方用于培训实在是太不合适了。联合俱乐部是那种典型的绅士俱乐部。它的早期成员包括许多芝加哥的名流显贵,比如那家著名肉食品公司的老板菲利普·丹福斯·阿穆尔(Philip Danforth Armour),发明了豪华型列车车厢的乔治·普尔曼(George Pullman),还有百货公司大亨马歇尔·菲尔德(Marshall Field)和工业家约翰·迪尔(John Deere)。想象一下一个缭绕着雪茄烟雾的房间,你就知道1983年的联合俱乐部是什么样子了。与C&D期货公司的那些低调的办公室相比较,联合俱乐部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首期海龟班由我们13个人组成:11位男士和两位女士。13个人中有很多已经有过交易经验,但包括我在内的几个人完全是新手。我的年龄比同学们小很多。有几个培训生看起来就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但大多数都至少30多岁了。尽管我只有19岁,我却感觉自己像是这些兄弟姐妹中的一员,其他人的年龄和经验并没有令我胆怯。
抢帽子是一种特殊的交易方式,曾经只属于交易所里的那些场内交易者。帽客们试图赚取买入价和卖出价之差,也就是价差。如果黄金买入价是每盎司550美元,卖出价是每盎司551美元,一个帽客就会试着以每盎司550美元买入,在每盎司551美元卖出。因此,帽客们为市场创造了流动性,因为他们在不停地出价、要价,寄希望于买单和卖单之间的平衡。套利策略利用的是同一个市场中或非常类似的不同市场间的价格差异。不同市场往往位于不同的交易场所。例如,一个套利者可能在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大厅内以每盎司550美元的价格买入黄金,同时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Globex电子交易平台内以每盎司555美元的价格卖出5份e-mini黄金合约,捕捉转瞬即逝的价格失衡。趋势跟踪者们喜欢平静的趋势。在这样的市场中,他们既可以赚钱,又不必忍受剧烈的反向变化。一个交易者很容易把一笔交易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市场在这段时间内不会让利润缩水。波动性的市场对趋势跟踪者来说则较为棘手。当利润连续几天或几周不断地烟消云散时,你很难保持冷静。反趋势交易者喜欢稳定中有波动的市场。这类市场虽然有相对较大的上下波动,但始终停留在一个相当狭窄的价格范围内。波段交易者喜欢波动性市场,不管有没有趋势。波动性市场的机会更多,因为波段交易者是靠短期价格波动赚钱的,而这类短期波动就是波动性市场的基本特征。尽管一个市场究竟处于哪一种状态有时候并不难判断,但无论是趋势的强度还是波动性的程度都会变化。这意味着,市场经常会同时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特征,某一个属性值会由低变高,或由高变低。比如,一个市场一开始可能是平静之中带有趋势,但随着趋势的进展,波动性逐渐增强,价格的运动从平静的趋势转变成了波动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