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晚间,新希望、新五丰相继发布2022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此番下调后,新希望2022年业绩亏损额度扩大,新五丰业绩则由盈转亏。从公告披露的业绩更正原因看,两家公司2023年一季度生猪价格走势均与此前预计出现偏差,从而增加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新希望对2022年12月31日的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加计提减值约12.35亿元。新五丰增加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约6400万元。3月31日,新希望证券事务部相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记者表示,生产性生物资产主要指母猪,消耗性生物资产则一般指商品猪。上述相关人士称,“公司将母猪群体整体做了减值计提,是基于当前母猪市场价格较低,以及非瘟导致部分母猪生产性能下降,可能无法达成原有的胎次生产。肥猪的计提则主要是因为当前猪价低于去年底基于期货所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这一操作符合会计准则。”。关于后续猪价走势,新希望方面预计,“2023年猪价整体中性偏积极。猪价在短期内受到二次育肥的影响,全年应该是先低后高。”
猪价跌惨,2日行情“节节低”,4月猪价二次“破底”?2个坏消息
进入4月份,虽然,清明假期即将到来,但是,由于此次假期仅有1天,假期对于消费市场的提振预期有限,市场看涨情绪存疑,国内生猪市场维持下行的态势,猪价跌惨,行情“节节低”,北方部分省市,猪价陆续跌破14元/公斤,对于4月份生猪市场,业内人士看法分歧,部分机构认为,猪价或将二次“破底”!那么,市场发生了啥? 据猪价数据分析,4月2日,全国生猪均价14.45元/公斤,猪价下跌0.08元,国内市场延续普遍下挫的态势,从数据分析,3月20日,猪价短暂涨至15.17元/公斤,市场进入趋势下跌的走势,虽然,24日、29日猪价短暂有偏强的表现,但是,行情上涨不过是昙花一现,生猪均价“节节低”,目前,市场仍未出现明显的利好! 从分区市场来看,在全国28个可监测的省市,猪价维持大部下跌的态势,多达19个省区猪价下跌0.05~0.25元/公斤,不过,北方地区,多地猪价有企稳的表现! 其中,在东北地区,猪价大部横盘,黑龙江微弱下跌0.05元,吉林、辽宁地区企稳,黑吉辽市场报价13.9~14.1元/公斤!而在华北地区,京津市场横盘14.6元,山西河北震荡下跌,河北跌至14.4元/公斤;在西北地区,陕甘市场企稳14.1~14.4元,新疆横盘13.6元/公斤; 在南方地区,目前,西南市场,猪价稳中偏弱,重庆、云南下跌0.1~0.15元,而在四川市场报价企稳14.45元/公斤。在华东地区,猪价全面下跌,山东跌至14.7元,浙江跌至15.1元。在华中地区,河南行情14.45元,湖南地区报价14.7元,在华南地区,广东行情跌至15.35元,广西市场报价14.8元/公斤! 目前,国内地区,猪价跌惨,高价地区,猪价逐步跌破15元/公斤,低价地区,猪价逐步跌破14元/公斤!不过,从分区报价来看,北方多地跌势趋缓,南方延续大部下行的态势! 据基层反馈来看,目前,北方地区,散户猪场出现一定挺价的现象,社会面生猪出栏节奏放缓,多地屠企面临一定收猪的难度,不过,由于规模猪企出栏有增量的表现,仍有多地屠企停收计划较早。而在南方产区,市场猪源供应宽松,屠宰场到货生猪较多,但是,由于需求支撑有限,屠企维持压价的表现,国内市场猪价维持底部下挫的基本面! 如今,4月伊始,猪价节前上涨难以成行,市场维持偏弱的走势,从市场反馈来看,月初集团化猪企并未出现控量的现象,反而出栏节奏加快,这也加剧了阶段性市场下行的压力! 不过,随着清明假期的临近,个人认为,散户猪场认亏出栏情绪不高,集团化猪企仍有缩量挺价的操作,因此,猪价跌势或将进一步收窄,临近清明,猪价或有短暂上涨的预期! 然而,本月生猪市场,猪价仍将继续承压,4月份,猪价有二次“破底”的风险,市场存在2个坏消息! 其一、清明假期后,国内天气逐步回升,本月消费尚无其他利好,消费需求回升缓慢,市场对于肥膘猪肉的需求逐步减弱!但是,受天气转热,二次育肥继续压栏风险大幅提升,养殖端大体重生猪出栏节奏或将加快,大猪出栏增多,势必会进一步冲击生猪市场,加剧猪价下行! 其二、4月份,生猪出栏规模依然较多!本月消费利好支撑不足,二次育肥谨慎入场,屠宰场分割入库对于猪价有一定的支撑,但是,随着屠企库存增多,资金压力陡增,屠企冻品入库的积极性或将减弱。而本月生猪供应规模或将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去年6月份,母猪存栏大幅增加,本月适重猪源供应或将明显增多,叠加,二次育肥大猪出栏等因素,生猪供应依然过剩! 因此,受多空因素限制,清明假期后,猪价或有二次“破底”的风险,部分机构预测,猪价或将跌破2月初13.87元/公斤年内的低值,价格或将进一步回调!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目前生猪出栏均重亦同比有所增加,据Mysteel农产品(000061)数据显示,截至3月3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出栏均重为123.22公斤,环比上周下降0.39%,同比增加2.08%,2月-3月初行情震荡走强,带动部分规模场主动增重,且部分散户惜售情绪较强,二次育肥猪亦缓步出栏,带动3月出栏均重持续走高,同比明显增加。 但3月中下旬行情持续底部震荡,养殖户压栏情绪不强,规模场出栏体重亦无增加趋势,且北方猪价跌至分割入库合理价位,部分小白条分割入库量有所增多,生猪出栏均重由增转减,但总体而言仍处在偏高水平,结合出栏量的增加,4月生猪供给压力不可谓不大。 需求短期难有改观 长期回归正常水平虽说,2023年生猪消费总结为持续向好发展态势,政策引导及市场预期向好,加上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意愿增强等利好因素,都是猪肉消费的助力。但是,因猪肉的刚性需求特性,消费量要大幅增加,更多的需要依赖于人口增长,而近几年居民生育意愿差、生育率低,导致人口出现负增长,故虽然政策对消费有所引导,但因根本支撑的缺失,消费量很难有明显增加,大概率将回归到正常年份水平而已。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3月国内小麦大幅下跌,至月末,小麦价格已经跌至去年2月份时的水平,产业链各方损失严重。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中华粮网等专家预测,4月上旬,主产区小麦行情可能还会惯性走低,不过下行空间已经极为有限,中旬后小麦价格或有所企稳,但短期内出现大幅回升难度较大。 下游消费不足“压垮”小麦行情 3月份,小麦价格继续下滑,特别是到月底,企业挂牌收购价加速下调,据市场信息,月底主产区普麦价格已经跌至每吨2900元左右,和2月份相比下跌了约220元,和元月初相比累计下跌了约330元。优质强筋小麦也跌至每吨3020元,较年初下跌约340元。总体上看,市场供应量庞大,而下游消费支撑不足,“压垮”了小麦的行情。 从供应方面看,临储小麦每周固定投放,尽管单次投放量仅14万吨左右,但交易底价低,对小麦的现货价格会造成较明显的牵制。 3月份,临储小麦共投放5周,周均投放13.3万吨,月环比基本持平;成交12.7万吨,月环比略低0.3万吨;成交率95.7%,月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成交均价每吨2763.82元,较上月下跌105.95元。 临储小麦目前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进行投放交易,即10万吨托市小麦和4万吨新疆临储小麦。尽管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但由于托市小麦投放底价较低,且投放量相对较少,依旧能够高比率成交,但也会拖累现货市场行情。 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心态发生变化,农户、基层粮点和各类贸易商均在近段时期加大了销售和出库力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 从消费方面看,制粉消费受宏观形势影响,持续保持低迷状态,而可用作饲料原料的麸皮、次粉等又因生猪存栏下降而需求明显减少,加之生猪企业本身还有库存小麦,更降低了对外采购的积极性。
进入4月份,国内生猪市场并未迎来“开门红”的行情,反而猪价跌绿不止,市场生猪均价不断回落,猪价重心进一步下调,养殖端面临亏损的压力也进一步增加,北方部分低价地区,猪价陆续跌破7元/斤,尤其是,市场出现1个新变化,月初集团化猪企并未呈现控量出栏的现象,南北多地规模猪企增量出栏较多,市场供强需弱下,猪价反弹预期,价格仍将以偏弱为主! 据数据分析,受屠企调价收猪,预计,4月2日,猪价下跌0.04元/斤,屠企报价跌至7.22元/斤,生猪均价缓慢下移,南北大部行情飘绿! 不过,在北方地区,由于东北多地猪价触底6.8~7.1元/斤,散户猪场出现一定惜售的情绪,屠宰场猪源到厂减量,猪价下跌幅度收窄,但是,由于消费缺乏有力的支撑,多地屠宰场停计划依然较早,屠宰场减量收猪的现象依然明显。而在华北多地,屠企报价窄幅偏弱,山西、河北跌至7~7.3元,京津市场企稳7.3~7.4元/斤! 而在南方市场,生猪出栏节奏较快,屠宰场采购难度不大,多地集团化猪企月初呈现增量出栏的表现,猪场高价猪源面临出栏难度依然较高,国内南北多地,主流规模猪场降价出栏现象明显,价格回落普遍在0.1~0.2元/斤左右!目前,在南方产区,其中,西南地区,川渝市场报价7.15~7.3元/斤,价格横盘偏弱。华东地区,山东、安徽以及江苏地区,屠企报价7.2~7.5元,浙江、上海报价跌至7.5~7.6元/斤。在华中地区,河南报价7~7.2元,湖南行情触底7.2~7.4元。在华南地区,两广下跌0.1元,广东跌至7.6~7.7元/斤!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清明假期仅有1天,这大幅降低了居民外出旅游的积极性,消费市场也难以明显提振,市场对于清明假期消费利好缺乏信心,从消费市场来看,国内餐饮消费表现一般,天气回暖,进一步限制了居民采购的积极性,猪肉需求表现较差,多地批发市场白条价格回落,但是,市场接货水平不高! 而受清明假期,消费预期下降,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转弱,集团化猪企出栏积极性较高,南北多地规模猪企出栏增量,虽然,东北部分散户猪场有挺价的操作,但是,受限于需求不佳,市场生猪供应相对宽松,猪价维持偏弱的走势,预计,未来1~2日,猪价仍将延续窄幅下跌的趋势,不过,虽然,清明假期利好预期下降,但是,消费仍有一定的改善,猪价仍有止跌的预期!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一季报行情本周启动,披露业绩预增报告次日飞龙股份一字涨停,最近两个交易日累计最大涨幅超20%,京泉华高开超9%,露笑科技盘中涨近9%。 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时,两市已有50家A股公司公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均实现盈利。其中,8只个股业绩预期同比实现翻倍增长,分别为播恩集团、飞龙股份、京泉华、天合光能、特一药业、日联科技、雅达股份和华人健康。 具体到个股看,次新股播恩集团以超10倍的业绩增速暂时领跑,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05万元至2205万元,同比增长1058.13%-1717.57%。根据公司招股书显示,随着下游生猪养殖市场逐渐回暖,整体饲料经营环境较去年第一季度已明显好转,以及物流及消费市场逐渐恢复,今年1-3月整体经营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明显。值得注意的是,播恩集团自3月7日上市至今累计最大涨幅为101.25%。 飞龙股份以最高超7倍的业绩增速紧随其后,预计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5倍至7倍,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8.54至22.96倍。并且据计算,Q1净利预计环比增长111%-155%。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商用车市场复苏,混动汽车快速上量,公司发动机热管理部件产品订单持续回暖;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公司新能源热管理部件产品收入同比增长较快。 利好消息下,飞龙股份周四盘中一字涨停,拉长时间看,股价较去年4月低点迄今累计最大涨幅为173%。民生证券邵将在3月29日研报中认为,飞龙股份Q1利润实现超预期增长,业绩强势反转。公司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目前23年在手订单超80万只。预计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73.4%。
从2020年起,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也在江苏区域内开始积极探索推进“保险+期货”服务模式,2020年生猪饲料相关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市场价格激烈波动,为了降低农户饲料上涨带来的养殖利润损失风险,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推进了江苏省行业首单猪饲料成本指数价格“保险+期货”项目。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徐州沛县某养殖户,2021年该农户投保生猪饲料成本保险,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为其300头生猪提供7.5 万元的饲料风险保障,该保单为农户纯自缴保费 0.11 万元,最终实现赔付 2.12万元,赔付率达 1859.21%。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八年提到这项业务。在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看来:“未来,集成运用期货市场风险规避与保险行业承保理赔功能作用,在‘保险+期货’传统架构基础上,拓展‘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保险+期货’等延伸模式,创新解决农业价格不可保、市场风险难规避问题,推动农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保险+期货’新型金融项目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这种组合险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降低价格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和农业产业的融合,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他表示,除了生猪养殖行业外,其他农业和畜牧业的行业也适合采用这种组合险。特别是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管理难度较高的行业,例如牛羊养殖、种植业等。事实上,“保险+期货”在服务“三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除了生猪品种,在玉米、苹果、大豆、白糖、棉花等多个品种上也有试点。弘业期货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弘业期货从2016年开始不断发展和优化‘保险+期货’模式,是全国以及江苏省最早一批开展‘保险+期货’的期货公司。截至2022年底,弘业期货已在全国15个省51个区县开展了200个项目,承保货值超20亿元。项目开展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涉及吉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河南、新疆等地区的多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超3万人,品种涉及玉米、大豆、棉花、苹果、橡胶、生猪、鸡蛋、饲料等多种农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扶贫助农效果显著。”
江苏省是东部沿海地区畜牧业大省也是猪肉消费大省,猪肉价格的波动不仅关系社会经济稳定,也影响着民众日常生活。为帮助更多养殖户规避生猪价格下跌风险,支持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江苏省财政厅宣布,江苏今年将扩大生猪“保险+期货”试点范围,从2022年的3个设区市9个县(市、区)增加到7个设区市22个县(市、区),财政支持资金也较上年增加一倍,总金额达到6000万元。弘业期货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生猪‘保险+期货’是指养殖户购买政策性保险,由保险公司对生猪价格进行保障,同时保险公司再向期货公司买入场外期权进行再保险,来有效化解生猪价格下跌风险的一种模式。 从2021年开始,弘业期货全程配合江苏省政府相关部门推进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实施的可行性调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2022年6月28日,弘业期货联合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等保险公司出具首单江苏财政补贴型“保险+期货”,随后在9个试点县区全面推进,拉开省级财政补贴型生猪“保险+期货”价格保险业务推动帷幕。事实上,除了生猪养殖行业外,其他农业和畜牧业的行业也适合采用这种“保险+期货”组合金融模式,近年来该种模式在服务“三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昨天 13:52
这架势,全国猪价都会破七入六吧!养殖户又要开始过起穷酸的日子了
笨笨爱期 :二次育肥户的出栏大增,致使市场上的猪源供应充足,不跌才怪。
随着近期临储小麦每周固定投放,尽管单次投放量仅14万吨左右,但交易底价低,对小麦的现货价格会造成较明显的牵制。3月份,临储小麦共投放5周,周均投放13.3万吨,月环比基本持平;成交12.7万吨,月环比略低0.3万吨;成交率95.7%,月环比下降3.9个百分点;成交均价每吨2763.82元,较上月下跌105.95元。临储小麦目前每周基本按照“10+4”的方式进行投放交易,即10万吨托市小麦和4万吨新疆临储小麦。尽管小麦价格大幅下跌,但由于托市小麦投放底价较低,且投放量相对较少,依旧能够高比率成交,但也会拖累现货市场行情。由于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心态发生变化,农户、基层粮点和各类贸易商均在近段时期加大了销售和出库力度,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供应压力。从消费方面看,制粉消费受宏观形势影响,持续保持低迷状态,而可用作饲料原料的麸皮、次粉等又因生猪存栏下降而需求明显减少,加之生猪企业本身还有库存小麦,更降低了对外采购的积极性。
昨天 11:52
今天猪价继续以跌为主,东北地区全部跌入6元区间,节日临近也未阻挡住下跌的趋势,生猪市场堪忧。自3月中下旬开始行情持续底部震荡,养殖户压栏情绪不强,生猪出栏均重由增转减,但总体而言仍处在偏高水平,结合出栏量的增加,4月生猪供给压力不可谓不大。近期生猪的需求也比较疲软,处于淡季中本就难有提振,现在临近清明,却也没什么动静,怕4月份消费也没啥上升空间呀,生猪到底何时才能飞起?#猪价跌跌不休!二师兄何去何从#
风雨过后是彩虹 :4月的猪猪依旧难料呀
其次,养殖端持续亏损,饲料需求疲软成为另一因素,截至3月16日当周,生猪自繁自养周均亏损在126.95元/头,5月5日前外购仔猪在当前猪价下亏损29.63元/头。“年后生猪价格虽有所反弹,但生猪养殖依旧处于亏损状态;此外,禽类养殖利润虽然较好,但目前鸡苗价格偏高,后期养殖风险及补栏积极性均受影响;反刍类养殖仍处亏损状态,水产养殖目前则仍未开启。”西南地区多个饲料经销商告诉记者,“最近饲料销量较为疲软,主要还是猪价低的原因。”目前,豆粕价格已经跌回2022年2月同期水平。“短期内需求端对豆粕难有提振,豆粕现货价格仍将继续下行。”饲料降价养殖利润有望回升去年豆粕持续高位,饲料企业曾进行多轮提价,养殖成本更是不断攀升。如果接下来豆粕继续大幅下跌,饲料厂商或会大面积降价。“现在的饲料原料,像小麦、豆粕、杂粕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下调,其中豆粕作为饲料原料的占比是最高的,随着巴西大豆的收割进度不断推进,其22/23年度的供应还是以丰产为预期,巴西大豆产量有望达到创纪录的水平,预计在4-5月随供应增加,原料价格将继续下调,饲料企业也或将继续下调售价。”某品牌饲料经销商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可能是最近饲料需求太弱,公司生意不好,而且豆粕也降价,所以现在我们也在做降价促销活动。浓缩料开年过后已经降了700元/吨左右,其他的则降了100-200元/吨左右。”
生猪: 周四,猪价延续下行。本周生猪近月合约领跌,生猪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价格表现,但是与周初相比,远期合约日内跌幅扩大。目前,生猪加权合约持仓达到9.9万手,在猪价下跌过程中持仓随之增加,猪价增仓下行,期货市场疲软的表现延申到现货市场,市场对远期猪价恢复的预期也更为暗淡。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在豆粕、玉米等原料价格大幅下跌利空因素影响下,饲料销售报价主动下调,猪价延续低迷表现。现货市场方面,周三国内多地猪价延续下行,江西、湖南、河南、山西、湖北等多地猪价继续下跌。因3月猪价持续低迷,养殖户担忧情绪增加。进入到3月份以后,大型养殖企业月度生猪出栏量增加,市场恐慌情绪发酵,散户惜售情绪转弱,出栏节奏增快,生猪供应相对宽松。同时,在猪价下跌的拖累之下,屠宰企业生鲜白条走货亏损,企业订单减少,减量压价收购的情况增加,这也使得销售消费市场疲软的情绪继续蔓延。政策方面,为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广西自治区启动今年第一批自治区本级政府猪肉储备临时收储工作,完成活体储备收储数量300吨。技术上,猪价持续下跌至底部区间,因猪源供应稳定,需求修复缓慢,预计短期猪价延续底部特征,等待中期反弹机会出现。 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做为买卖依据,盈亏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保险+期货”新型金融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保险+期货’新型金融项目的出现,有利于农业生产的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金融服务。这种组合险可以帮助农民和农业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降低价格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也可以促进金融和农业产业的融合,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告诉记者。 他表示,除了生猪养殖行业外,其他农业和畜牧业的行业也适合采用这种组合险。特别是价格波动比较大、风险管理难度较高的行业,例如牛羊养殖、种植业等。 事实上,“保险+期货”在服务“三农”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除了生猪品种,在玉米、苹果、大豆、白糖、棉花等多个品种上也有试点。 弘业期货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为响应中央一号文件号召,弘业期货从2016年开始不断发展和优化‘保险+期货’模式,是全国以及江苏省最早一批开展‘保险+期货’的期货公司。截至2022年底,弘业期货已在全国15个省51个区县开展了200个项目,承保货值超20亿元。项目开展优先考虑贫困地区,涉及吉林、陕西、湖南、甘肃、重庆、河南、新疆等地区的多个原国家级贫困县,涉及贫困人口超3万人,品种涉及玉米、大豆、棉花、苹果、橡胶、生猪、鸡蛋、饲料等多种农产品及相关产业链,扶贫助农效果显著。” 从2020年起,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也在江苏区域内开始积极探索推进“保险+期货”服务模式,2020年生猪饲料相关的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市场价格激烈波动,为了降低农户饲料上涨带来的养殖利润损失风险,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推进了江苏省行业首单猪饲料成本指数价格“保险+期货”项目。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给记者举了个例子,徐州沛县某养殖户,2021年该农户投保生猪饲料成本保险,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为其300头生猪提供7.5 万元的饲料风险保障,该保单为农户纯自缴保费 0.11 万元,最终实现赔付 2.12万元,赔付率达 1859.21%。 202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支农作用,优化‘保险+期货’”,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八年提到这项业务。 在金融系统业内人士武忠言看来:“未来,集成运用期货市场风险规避与保险行业承保理赔功能作用,在‘保险+期货’传统架构基础上,拓展‘保险+期货+订单’、‘银行+保险+期货’等延伸模式,创新解决农业价格不可保、市场风险难规避问题,推动农险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江苏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再扩面 2021年1月8日,生猪期货上市。为了平抑猪价大幅波动,降低“猪周期”带来的不利影响,江苏省率先在生猪养殖行业对“保险+期货”模式进行积极探索。 江苏省政府把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写入了江苏省2022年的一号文件,这是全国首次由省级层面推动生猪“保险+期货”工作。 中华财险江苏分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生猪‘保险+期货’以生猪价格为保险标的、以生猪期货价格为计算依据,养殖户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场外期权业务。当生猪价格下跌低于约定价格,保险公司通过期货市场对冲风险,对农户价格下跌部分给予赔偿。” 去年6月,江苏省财政厅印发的《关于开展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通知》明确,以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三个设区市为试点地区,并确定下辖的9个县(市、区)为具体实施单位。资金方面,省财政落实支持试点项目补贴资金3000万元,其中省级1500万元,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各500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30日,由弘业期货负责对冲的生猪价格保险共计18784.49吨,折合生猪约19万头,保险金额达3.91亿元,覆盖了盐城、淮安及徐州三市的中小养殖农户,累计实现赔付共计1879.16万元,最高赔付率248%,平均赔付率达123%,有效抵消了因2022年四季度以来生猪市场价格大幅下跌对投保养殖户的不利影响,保障了投保养殖户的养殖收益,效果显著。”弘业期货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介绍道。 而今年,江苏将进一步扩大生猪“保险+期货”试点范围,江苏省农业保险工作小组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生猪“保险+期货”项目试点的通知》指出,江苏省财政加大落实资金的支持力度,统筹落实财政补贴资金6000万元,较上年增加100%。其中,省级财政安排3000万元,对省级试点地区开展生猪“保险+期货”给予保费补贴,补贴资金比例不超过该地区总保费的40%;试点地区提供的资金比例不低于总保费的40%;参保生猪养殖主体自缴保费比例下限为10%。同时,试点范围扩大到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南通市、扬州市、宿迁市等7个设区市的 22 个县(市、区)。 按照政策,对于地区中小生猪养殖户参加生猪“保险+期货”保险的保费给予80%补贴,这意味着生猪养殖户仅需自缴20%。 免责声明:以上任何观点,皆为交流探讨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3月31日,猪肉概念板块再度大涨,盘中指数一度涨逾3%。 巨星农牧盘中一度触及涨停,天域生态、罗牛山、新五丰涨超7%,京基智农、天康生物涨超4%,上海梅林、正虹科技、唐人神、赛为智能、华统股份涨超3%。 消息面上,昨日晚间,新希望、新五丰均发布公告,下修业绩预告。 新五丰昨晚发布2022 年度业绩预告更正公告称,本次业绩预告更正后,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6000万元到8000万元;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1.55亿元到1.75亿元。此前,公司预计2022年净利润800万元到1200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9200万元到1.38亿元。对于此番业绩预告更正的原因,新五丰表示,公司根据目前2023年1-3月生猪实际价格情况,基于谨慎性原则,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约6400万元。 新希望昨日晚间亦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2022年预计亏损13.5亿元到15.5亿元,此前预计亏损4.1亿元到6.1亿元。2023年一季度生猪市场行情及北方地区疫病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导致公司2022年末部分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产生了在资产负债表日超出原有预期的减值。公司拟就对2022年12月31日的生物资产超出原有预期外部分的减值进行计提,共计约12.35亿元。 此外,鸡肉板块创历史新高,盘中指数一度上涨近4%,京基智农、天康生物等纷纷大涨。受海外禽流感持续爆发影响,今年以来鸡苗连续暴涨,近3个月国内鸡苗价格涨幅近290%,供应紧张,出现“一苗难求”的现象。 华创证券预计,鸡周期将来临,行业长期成长性已经凸显。中短期供给缺口难以弥补,叠加下游回暖带来的需求共振,本轮周期价格有望创出历史新高。同时,龙头企业的规模相比上轮周期有明显扩张,本轮周期的利润兑现能力有望较上轮周期实现大幅增长,整体板块都迎来较好配置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今日全国各地生猪价格继续呈现快速回落态势,其中东北地区14-14.3元/公斤,下跌0.25-0.3元/公斤;华北地区14.4-15.1元/公斤,下跌0.08-0.13元/公斤; 华东地区15.1-15.23元/公斤,下跌0.07-0.1元/公斤;华南地区14.9-15.6元/公斤,下跌0.05-0.1元/公斤,西南地区14-14.4元/公斤,下跌0.1元/公斤。自北方地区挺价失败以来,全国猪价下跌速度略有加快,短期市场基本面仍然是以供过于求为主,一方面,上周出栏数据来看,大体重猪源出栏数量仍然在增加,反应二次育肥出栏意愿在改善,同时养殖户也开始有一定的恐慌性情绪,加上当前疫情影响仍然存在,所以整体出栏意愿比此前有所改善。而需求方面来看,虽然当前国内对于需求的预期普遍看好,但市场白条成交量仍然相对偏低,市场走货较差,最近几日屠宰企业开工率虽在下滑,但仍有一定的累库情况,因而生猪现货市场仍然不容乐观。我们认为上半年整体生猪市场是以供需偏宽松的格局为主,一方面去年投放的产能仍然在不断显现,真正供应减少可能要到4季度以后,而市场虽然普遍看好需求却迟迟未能兑现,这或与当前饮食消费结构的调整存在较大关系,可以看到近期禽肉价格走势较强不免想象后疫情时代消费结构的转移。 而从盘面走势来看,近期生猪期货主要开始跌远月,并未找到很清晰的交易逻辑,可能更多还是出于估值考虑以及远月升水结构下空头资金的主动移仓。 不过我们认为生猪的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近月,远月方面看,9-10月生猪养殖成本在16000左右,实际上也很难看到后续养殖利润出现如当前深度倒挂的情况,所以我们认为空头压力可能更多体现在近月方面。 策略: 单边:05合约抛空 套利:LH59反套 期权:观望(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依据)
一季度国内生猪市场整体以供需偏宽松为主,无论从出栏量还是出栏体重上看都处于相对偏高水平,因而整体猪肉供应比较宽松。造成当前供应偏宽松的原因主要在于去年养殖产能的连续释放以及二次育肥在此前所导致的积压。虽然市场一度因为看好后市出现压栏惜售的情绪,但在二次育肥偃旗息鼓以后,养殖户出栏意愿开始重新增加,普通养殖企业、规模场基本以顺势出栏为主,加上春节前后因为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预计1季度整体生猪出栏量偏高。 需求端来看,一季度短暂出现过需求景气的阶段,这与整体餐饮消费量的增加,猪肉价格优势改善以及屠宰企业的建库都存在一定联系。但是随着价格的上涨,终端消费开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并且从近年来消费表现上看,国内肉类消费结构可以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而在部分时间段可能会出现消费不及预期的情况。综合来看,我们认为1季度生猪价格的回落主要受到基本面供需偏宽松的影响所致,受养殖利润持续亏损影响,预计近期国内能繁母猪及生猪存栏将继续呈现去化态势。 展望二季度,我们认为国内生猪产能仍在持续释放中,虽然一季度出栏略高于预期可能会对后市出栏潜力有所透支,但整体来看量级比较有限,在猪价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的情况下,二次育肥意愿也会减少。需求端可能会因为二季度节假日的增多有所改善,但我们估计整体市场仍将以供需偏宽松为主,价格继续维持偏弱运行。以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前言: 世间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同样的,世间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书都将融入你的骨子里。当你用足够的书来滋养你,你的人生自然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现货黄金、纸黄金、沪金行情解析: 昨日黄金如期上行最高到达1984一线后出来的凌晨消息面:为了帮助降低过高的通胀水平,美联储将不得不再次加息,使得黄金白银承压回落。日线昨日收一根小阳柱,布林带大开口向上运行,KDJ指标终于要形成金叉了,价格以布林带中轨1919一线为强支撑继续上行。4小时图中来看价格如期处于前面发的三角区域内运行,布林带即将开口,KDJ指标金叉放量,价格维持上行格局。小时图来看布林带开口上行,日内继续关注上行情况。下方关注1975/1950/1943的支撑情况,上方关注1985/1999一线压力。 白银、沪银:震荡上行,日内关注区间在24.6-22.8之间. 国际原油行情分析: 消息面上原油将于今天3月31日(本周五)24时将迎来今年的第七轮调价窗口期。若此次第七轮油价如愿下调,加上俄罗斯减产不明显,海运原油出货量保持强劲,这些都意味着今年以来油价涨幅将再度收窄,甚至有望出现跌价局面。 技术面上原油昨日早间延续前一日弱势继续下行后在72.6一线支撑反弹,目前承压于近日起跌点80关口下方,日线收了一根小阳柱,布林带缩口,KDJ指标死叉未成金叉放量,大趋势处于下行通道中,中线目前仍是一个偏上行的走势格局,短线受承压有回调需求。4小时图中来布林带缩口,KDJ指标即将拐角形成死叉,小时图中来看布林带开口,KDJ指标形成死叉。继续关注回调修整情况,日内上方关注继续74.5/76.3一线压力情况,下方先关注72.4/71.5/69一线支撑情况. 期货行情解析: 焦煤2305:短线如期小幅回调后仍会支撑上行,先继续关注上行看,目前4小时图中布林带缩口,价格即将选择新的方向。消息面上来看今日国内炼焦煤市场承压下行。焦煤市场供应较为宽松,下游需求不佳,部分煤种价格调整后出货仍有压力,煤矿厂内部分煤种库存继续累积,叠加近日线上竞拍部分煤种仍有流拍,影响部分资源报价继续调整,由此来看焦煤有下行风险,关注日线1890一线强压,此处以下都可以看回调,下方支撑关注1800/1760一线. 【思路分享】:小幅反弹遇阻后高空为主。 【螺纹 焦炭 焦煤 豆油 纯碱 玻璃 生猪 甲醇 股指 铁矿石 】国内期货 玉米2307:国内玉米虽产不足需,但谷物及杂粮替代叠加进口玉米调节,供需矛盾缓解,玉米价格始终偏弱运行,维持高空思路,下方关注支撑2690-2670一线,上方关注2750、2790、2880一线压力。 螺纹、铁矿石2305: 当前螺纹供需矛盾仍较强,库存持续下降,生产成本对螺纹价格支撑作用依然显著,短期价格窄幅波动,中长期方向则要重点关注地产行业复苏进展。 铁矿石库存减少,但需求未减,目前价格突破900关口。 技术面上整体来看日线五连涨,KDJ指标金叉放量,短线价格小幅回调修正后依旧维持偏强走势运行,上方关注(螺纹4220/4290、铁矿石936)一线压制情况,下方关注(螺纹4150/4050、铁矿石900/840)一线支撑。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个人建议,仅供参考。
名称 | 最新价格 | 涨幅 |
16795 | 3.55% | |
18690 | 2.66% | |
18015 | 2.07% | |
18940 | 1.34% | |
17360 | 0.73% | |
15075 | -0.53% |
交易品种 | 生猪 |
交易单位 | 16 吨/手 |
报价方式 | 元(人民币)/吨 |
最小变动价位 | 5元/吨 |
合约交割日期 | 1、3、5、7、9、11月 |
交易时间 | 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30~15:00,以及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时间 |
最后交易日 | 合约月份倒数第4个交易日 |
交割日期 | 最后交易日后第3个交易日 |
交割品种 | 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交割质量标准 (F/DCE LH001-2021) |
交割地点 | 实物交割 |
最低交易保证金 | 合约价值的5% |
交割单位 | —— |
交割方式 | 实物交割 |
交易代码 | LH |
交易所 | 大连商品交易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