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盘区间震荡 中国广核融资盘小幅流入

一、融资盘转为流入 金融板块一波三折

上半周沪指跌0.5%,创业板指跌0.2%,两融股票加权价格指数跌0.4%,日均成交金额为1.13万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0.5%。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5277亿元,较上周净流入71亿元,增幅为0.5%。其中沪市净流入63亿元,深市净流入8亿元。周一净流入57亿元,周二净流入14亿元,周三沪深两市分化,估计净流出10亿元。下半周流入减缓,全周估计净流入70亿元,五月以来融资盘净流入139亿元。

上半周大盘冲高震荡,中国银行、中国银河、中国太保及中油资本掀起金融板块的强势上行,不过当下市场1.2万亿元左右的日成交金额和资金存量不足以支持银行、券商和保险及信托板块的持续活跃,金融板块的市净率回升,底部渐高的趋势必然是一波三折。以基建和电信为核心的“中特估”概念也出现了短期资金被挤压的效应,但不妨碍长期走势。

海关总署公布四月份进出口数据,喜忧参半,汽车出口量继续增长鼓舞了市场信心,电动车、锂电池及风电板块出现反弹。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旺盛,虽然精打细算者众,但内循环已逐步走入正轨,内需消费增长和对外基建投资将是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高速城市化周期已过和进出口增速放缓态势已令经济模式改变。

上半周全市场的日平均维持担保比率为275%,与上周基本相同,当前仍会在270%上方区间盘整。

上半周北上资金净流入87亿元,周一至周三连续净流入21亿元、10亿元和56亿元。沪股通共流入100亿元,深股通净流出13亿元。上周北上资金净流出8亿元,五月以来北向资金净流入78亿元。

上半周北上资金的流入强度较融资盘稍大,两者合计净流入157亿元,上周两者合共净流入62亿元。

上半周南向资金净流出港股市场2亿元,上半周恒指跌1.4%,恒生科技指数跌2.2%,五月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43亿元。大盘区间震荡 中国广核融资盘小幅流入

二、金融板块开仓力度明显上升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为1616亿元,日均值为934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9.5%。融资买入额占两市成交之比为7.9%,较上周的7.6%回升。融资买入与融资余额之比为6.1%,较上周的5.6%上升。市场热点增加,金融板块上行带动融资盘开仓力度上升。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偿还额为1663亿元,日均值为898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9.7%,降幅较开仓降幅少,出现部分主动偿还。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交易占比为15.5%,较上周的14.9%回升。折算成一周的换手率为60%,较上周的55%回升,人气尚处于活跃区间。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板块融资盘流入最多的是银行36.8亿元,证券27.7亿元,保险信托6.1亿元,军工5.6亿元,电子4.4亿元,电商互联网2.8亿元,酒2.7亿元,医药中成2.4亿元,交运2.3亿元,家用电器2.1亿元。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个股融资盘流入最多的是中国银行7.96亿元,工商银行3.83亿元,中信证券3.61亿元,东方财富3.41亿元,贵州茅台3.39亿元,民生银行3.25亿元,江苏银行3.24亿元,国光电器2.58亿元,建设银行2.5亿元,巨人网络2.48亿元,中信银行2.38亿元,中油资本2.3亿元。

三、上海银行融资盘小幅流入

上海银行(601229)近期冲高震荡,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上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42亿元和0.33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98亿元和0.92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64亿元。

根据平安证券研报,上海银行持续深耕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区位优势明显,覆盖区域内的良好信用环境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上海银行努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聚焦消费金融、财富管理、养老金融三大主线,养老金客户数量始终保持在上海地区第一名的地位。

2022年以来行业经营面临挑战,预计后续伴随经济环境修复、信贷需求的进一步回暖,公司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结合公司年报及一季报,小幅下调公司2023及2024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5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3-2025年EPS分别为1.66元/1.79元/1.93元(原2023/2024预测值分别为1.92元/2.16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6.0%/7.8%/8.0%(原2023/2024预测值分别为12.1%/12.4%)。

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3-2025年PB分别为0.42x/0.38x/0.35x,公司当前估值水平仍处在历史分位底部,安全边际充分,维持“推荐”评级

四、中国广核融资盘小幅流入

中国广核(003816)近期冲高震荡,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上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55亿元和0.52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82亿元和1.1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68亿元。

根据安信证券研报,中国广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2.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扣非归母净利润3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63%。

台山1号机组于2022年8月15日结束了为期一年的由燃料棒破损导致的停机检修,重新并网发电,一季度发电量同比增长22.8%。综合来看,2023年一季度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为508.85亿kWh,同比增长10.13%。此外,2023年一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9.08%下降至7.06%,压降财务费用2.66亿元;增值税退税增加导致其他收益增加2.27亿元。

未来在能源保供要求下,我国核电审批进度仍有望维持较高水平,打开长期装机的成长空间。此外,在火电电价上浮的背景下,核电市场化交易电价已由原来的“折价”转为“平价”,电价压制消除,行业趋势向好。

预计公司2023年-2025年的收入分别为943.76亿元、990.29亿元、1049.96亿元,增速分别为14%、4.9%、6%,净利润分别为118.25亿元、123.73亿元、130.48亿元,增速分别为18.7%、4.6%、5.5%;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给予公司2024年15倍市盈率,6个月目标价为3.75元。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特别声明:以上所述观点均不代表平台意见,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