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聊聊最近这几年的投资经历吧。

简单聊聊最近这几年的投资经历吧。

2012年大学毕业,同年参加工作。那一年,房租比工资还高,无奈只能继续啃老,因为一直入不敷出,所以到年底时,积蓄基本为0。

2013年,收入有了较大幅度提高,手里也渐渐有了积蓄。解决了温饱,心思也慢慢活络起来。在工作之余,还能做些什么挣点外快?当年瞎折腾的经历大部分记不起来了,印象中曾扮作顾客调研过奶茶店,买过一堆中医书学习望闻问切,研究过性格色彩学。

2014年,忙活了一圈最终还是想开个小店铺,以求增加副业收入。但是那段时间工作挺忙的,分身乏术。这个时候,我对一个公司产生了极大兴趣,若干年后回头看,这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彻底将我拖入破产的深渊。

当年互联网金融的飓风正在席卷养猪场,“股权众筹”“P2P”等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而我关注的重点,正是“股权众筹”。说白了就是聚集一群人,每个人掏点钱,一起做大事。我关注的这家公司就是专注于实体店铺的股权众筹平台。一个店铺众筹200个股东,每个股东拿出资金参与店铺建设,由项目发起方负责运营,赚到的钱按照股份均分。对于想开店却没有时间亲自运营的人,这种方案非常合适。当时流行一句话叫“无股权不富”,参与众筹了,就有股份了,当股份越来越多时,分红就会越来越多,自然就实现了财务自由。这是当年,我对财务自由的理解。

2015年,为了实现快速致富,我省吃俭用把手里所有的积蓄都投入到众筹的各种项目中,最多的时候投了20多个。有实体店铺,也有企业的股权融资。资金由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看到合适的项目就凑钱买入,我一直沉浸在快速发财致富的美梦中。其中投资额最大的一个企业,制定了上市计划。这下可好了,自信心空前膨胀,毕竟我也是准上市公司的股东了。天天抱着手机刷股东群信息,一旦更新了上市的进度消息,群里的股东们一个个也是癫狂不已。好多股东都是几十万上百万的买入该公司股权,就是为了能在上市后大捞一笔。看到股东们群情激昂,每天处于高度兴奋却早已无钱可投的我甚至动了借钱投资的想法,好在我从小就厌恶负债,总算压下了这个念头。

这一年,我几乎每天都抱着手机刷股东群信息,坐等公司两年后登上纳斯达克的好消息。2015年,我基本上快疯了。

2016年,癫狂的心态渐渐退去,零星的理智逐渐回归。某一天,突然有了一个“不好”的想法:万一公司上市失败,我的暴富梦想岂不是就玩完了?

越想越可怕,万一想法成为现实,那岂不是要崩溃了!我不能把命运拴在这一棵树上啊!

思想的改变体现在行动上,接下来我把工资又存到了银行里,不再继续投入到新的项目上。股东群的设置,逐步变成“取消置顶”和“消息免打扰”。我决定用另一种心态看待公司上市这件事:成功,则锦上添花;失败,则重新再来。生活的重心重新回到工作上,但是没过几个月,噩耗就传来了。

之前参与众筹开店的项目,由于监管不利,项目方开始各种搞小动作,要么失联,要么拿钱跑路,要么停止分红。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几乎所有的项目开始接连暴雷。参与股权融资的项目,也是各种经营不善,入不敷出,员工大量离职。各个项目的股东群已经开始炸了,有的开始合伙组织报警,有的联系律师准备起诉,店铺在当地的股东已经去店门口蹲点准备抓老板了。

各种噩耗一直持续到2016年底,那个能让我实现暴富的,计划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也雷了。这一刻我就知道,一切都完了。4年的积蓄,烟消云散;4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一年,我27岁。

所有项目的暴雷,让我看到了众生相。有个50多岁的投资人,把所有积蓄投入准备上市的那个公司里,公司暴雷后,纠集了几十个投资人,天天去闹事维权。这个投资人,是2015年歌颂公司最欢的一个。还有个年龄更大的投资人,瞒着家里投了100多万,暴雷后,从此基本就住在了公司里。还有个投资人,借债30多万投资了公司股权,这笔钱,他说得最少再工作5年才能还上。有个跑路的项目方,在朋友圈里晒他骗到的钱买的大奔,叫嚣有本事来找我。还有个没跑路的项目方(融资了2000多万),在股东群里开了个会后单方面宣布,不再按照出资比例分红,只给予股东每年5%的红利(原来33%)。

所有的一切我都在冷眼旁观,这是我去年癫狂的代价,也是我用真金白银上的最好的一堂风险教育课,也让我认识了人性的复杂。截止2016年底,我已经濒临破产,手里只有存下的2万元了。

如果说,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破产,我希望这一天来得越早越好,因为年轻就是最大的资本,这也是翻盘的希望。

2017年,我对家人隐瞒了所有的暴雷事件,选择独自硬抗。边工作边买了些心灵鸡汤的书籍,以求抚慰受伤颇重的心灵。

之前买书有个习惯,为了包邮,经常凑好几本一起买。这其中有一本纯粹为了凑邮费的书叫《工作前五年,决定你一生的财富》,到货后就扔到书架上了,直到7月的某一天,我随手翻开这本被我封尘俩月的新书,我的人生,从此改变了。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三公子从一个理财小白变身理财达人的故事,从一个月光族变身到资产上千万的逆袭之路。

我在家读了一整天,激动与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一个小姑娘尚且能如此,我为什么不能学学三公子的理财之路?

根据书中的指引,找到有一章叫:那些影响到我的人。排名第一的,是“股海十三年”老师,他的成名作叫《我入市十三年,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在网上搜到了这个帖子,尝试进行阅读。

“股海十三年”老师是第二位深刻影响到我的人,其影响力甚至超过了三公子。他的帖子,有上千楼,我就这么盯着电脑屏幕,看了整整三天。从十三年老师的帖子里,我第一次了解到“价值投资”,第一次认识到股市的真谛所在。他的很多语录被我抄到笔记本上,至今奉为圭臬。巴菲特曾说过:他所见过的理解价值投资理念的人,要么瞬间接受,要么永远也不会接受。很庆幸,我属于前者。

其实在小时候,股市就已经被我视为了洪水猛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场所,看着那些红红绿绿的蜡烛图我估计这辈子也搞不懂这些图形的意义所在。亲戚参与过数年股票交易,无一不铩羽而归,纷纷金盆洗手并扬言再也不碰股票了。我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其影响,所以直到28岁之前,股市就压根别想进入我的生活,对其敬而远之。但是直到读到十三年老师的帖子后,才知道真的大错特错了。

我这才知道: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要用股东的心态来持有公司股份;在股票低估时买入,通常情况下长期持有股票,除非找到更低估更有投资价值的其它股票才会换股,当然在个股或者股市明显高估、有泡沫的时候或者在公司基本面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会卖出股票;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圈和逆大众而行的勇气;股票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股市的精髓,在于复利,要懂得慢慢变富的道理......

突然记起过去谈到的那句话:无股权不富。现在想起来,真是可笑至极!众筹得来的所谓股权,没有监管,项目方也更无诚信可言,我居然,还当成了优质资产,真是太无知了!

2017年9月,在学习完十三年老师的帖子后,正式皈依价值投资,并且准备入市。

归集了手里所有能用的资金,开始挑选板块选择股票。白色家电,地产,银行等板块的龙头股都进入我的自选股,并且逐步开始买入。

2017年是蓝筹牛市,我很幸运的踏上了这趟慢牛的末班车,成功买在了高点。

时间进入2018年,在经历过3587.03点高位后,大盘开始急转而下。我的浮盈在很短是时间内被纷纷抹平并且开始逐步亏损,再叠加毛衣战的重大利空,这下,又完了。

这次是市场“完了”,但是心态完全不一样。自从皈依价值投资后,对于这类系统性风险,珍惜至极。用巴菲特的话说:别人恐惧我贪婪!跌吧,跌吧,越便宜越好,你们不要的筹码,统统给我拿来!!

生活中也没闲着,买了几十本有关价值投资的书籍,一本一本开始啃。收获的巨大的,持仓标的,由最初是十几只股票,变成了最终的4只,仓位在做减法。与此同时,记的读书笔记也越来越多,知识在做加法。大盘一路直泄到2400+,跌到亲妈都不认识的位置时,手里的子弹早已经打光了。我开始想尽办法找资金,但是唯一的原则是,绝不举债。

之前雷了的所有项目,有几个苟延残喘,勉强度日的公司,我折价卖给了项目方。那个给5%红利的公司,在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后,居然拿回了全部本金,意外惊喜!还有几个折价退出的项目,给我陆陆续续恢复了点资金。拿到所有钱后,不用说,全部用于抄底股票!

在生活中更是悲催中的悲催,为了节流,我省吃俭用,又开启了苦行僧一样的日子。再也不下馆子了,谢绝了所有的应酬,只在单位解决或买菜在家自己做,油盐酱醋照着网上学,最终练成了家里的首席大厨。之前的预算,一个月用于吃饭大概600元(包含下馆子),最终花了200元。剩下的400元,买不起一手股票,那我就统统买成指数基金。

我很喜欢喝汽水,特别是雪碧和樱桃味可乐(崇拜巴菲特),现在统统戒了。有时候驻足在超市的货架前,眼巴巴看着一排雪碧,绿色的瓶子,心想:现在大盘也是这个颜色,还喝个锤子!回家喝水去!节约了三瓶雪碧的钱,大概10元,转手就买入指数基金。

至于衣服,鞋子,裤子,我仔细从衣柜里拿出来一一端详,衣服没问题,去年的照样穿,鞋子也没问题,牛仔裤磨破了个洞?算了,反正别人也看不出来,还以为就这风格的。继续穿!

之前开车上下班,现在统统改成电瓶车+公交车。开车时一天支出30元(油费+停车费),现在一天支出4元钱。只要我去上班,我就省下26元,统统买成指数基金。

每个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被我积攒下来买成股票或指数基金,前期那些半死不活的项目,只要有人收,统统折价卖出。当然大部分项目得计提所有损失了。

我把2018年这悲催的经历写成文章自我“催眠”和自我鼓励,简单找出几段当年的“心路历程”。

#投资经历# 

特别声明:以上所述观点均不代表平台意见,所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风险自担。

推荐阅读

新用户注册专享福利
立即领取
加载中…